李建国组织了一批年轻人进行培训,学习如何操作这些高科技产品。
培训的场地就在村子的空地上,大家围着机器人和无人机,认真地听着技术人员的讲解。
一开始,大家都手忙脚乱,不是操作失误,就是对机器人和无人机的功能不熟悉。
“哎呀,这怎么这么难啊!”
年轻的小李抱怨道。
“我都搞糊涂了,这按钮太多了。”
小王也一脸无奈。
抱怨声不断,但李建国和王强一直鼓励着大家。
“别着急,慢慢来,我们一定能学会的。”
李建国说道。
“对,大家加油,多练习几次就熟练了。”
王强也跟着说道。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大家逐渐掌握了操作技巧。
机器人和无人机开始在田地里工作,效率果然大大提高。
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由于村里的电力供应不足,机器人和无人机经常无法正常工作。
而且,一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故障,村里没有专业的维修人员。
李建国再次陷入了困境,他四处寻求帮助。
他先是去了镇里的电力部门,请求他们增加村里的电力供应。
“领导,我们村现在发展需要更多的电力支持,您看能不能帮帮忙?”
李建国恳切地说道。
电力部门的负责人表示会尽力协调,但需要一些时间。
就在这时,村里的大学生李明放假回村了。
李明在大学里学的是电子工程专业,他主动提出帮忙解决电力和维修的问题。
“村长,我可以试试解决电力问题,还有设备维修我也懂一些。”
李明说道。
在李明的帮助下,电力问题得到了解决,设备的故障也能够及时修复。
随着时间的推移,机器人和无人机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
庄稼的长势越来越好,产量也比以往提高了不少。
村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对新技术的态度也从怀疑转变为支持。
张秀英看着自家田地里丰收的庄稼,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看来这新玩意儿还真有用!”
张秀英说道。
李建国和王强看着村民们的变化,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然而,幸福村的发展引起了周边村庄的嫉妒和不满。
他们开始散布谣言,说幸福村的农产品使用了违禁的农药和化肥,质量有问题。
这导致幸福村的农产品销售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订单纷纷被取消。
李建国知道后,非常生气。
“这是恶意竞争,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李建国说道。
王强提议:“我们可以邀请专业的检测机构来检测我们的农产品,证明我们的产品是绿色、安全的。”
于是,李建国联系了专业的检测机构,经过严格的检测,幸福村的农产品完全符合标准。
他们把检测报告公布在网上,并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