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英皱着眉头说道,语气中充满了不信任。
李建国却陷入了沉思,他看着机器人模型和资料,心中涌起一股希望。
他的目光专注而深邃,仿佛在思考着村子未来的发展方向。
“王强,你详细说说这机器人到底怎么用?有啥好处?”
李建国的声音沉稳而有力。
王强激动地开始介绍机器人的各种功能和优势,他手舞足蹈,仿佛在描绘一幅美好的画卷。
“村长,你看,这机器人可以精准地播种,不会出现漏播或者重播的情况。
而且它能根据庄稼的生长情况自动浇水、施肥,除草也特别干净。
只要我们设定好程序,它就能自己干活,效率可比咱们人工高多了!”
王强越说越兴奋。
“还有啊,这无人机可以在空中监测庄稼的生长情况,哪里有病虫害一目了然。
我们就能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村民们听着王强的介绍,有人开始心动,有人仍然犹豫不决。
“真有这么神?我还是不太相信。”
一位村民小声嘀咕道。
“我觉得可以试试,说不定真能行呢。”
另一位村民说道。
李建国听着王强的介绍,心中渐渐有了决定。
“这件事我们得好好商量商量,不能盲目决定。
但这确实是一个新的希望,也许能改变我们村的命运。”
李建国说道。
就在这时,胡标打电话告诉李建国,新进一批性能更优越的无人机,价格也很实惠。
李建国毫不犹豫地马上要订购。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
当李建国把引进机器人和无人机的想法在村民大会上提出时,遭到了一些村民的强烈反对。
“村长,这得花多少钱啊?咱们村可没那么多钱。”
一位名叫赵大爷的村民忧心忡忡地说道。
“万一坏了,谁会修?这可别成了一堆废铁。”
李二叔也跟着说道。
“这东西咱都没见过,能行吗?我看还是老老实实种地靠谱。”
马大婶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各种质疑声此起彼伏,李建国感到压力巨大。
但是,王强坚定地站在李建国这边。
“乡亲们,我们不能一直守着老办法,不尝试怎么知道不行?这是我们村发展的机会啊!”
王强大声说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
张秀英虽然一开始反对,但看到李建国和王强的坚持,也开始动摇了。
“要不,就先试试?也许真像他们说的那么好呢。”
张秀英说道。
最终,经过激烈的讨论,村民们决定先引进一部分机器人和无人机进行试验。
在等待设备到来的日子里,李建国和王强每天都在研究相关的资料和操作手册,为即将到来的新技术做准备。
李建国的家里堆满了各种书籍和文件,他常常在深夜还在灯光下仔细阅读,不时在本子上做着笔记。
王强则是整天缠着胡标,通过电话请教各种问题,“胡标,这个操作要点我还是不太明白,你再给我讲讲。”
终于,设备运到了村里。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