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南康公主,隔三差五奉承桓容,想必是为了“尊重嫡母,友爱兄弟”
的好名声。
然而,不知他是过于心急还是聪明过头,怎么没有想一想,这样的名声传出去,桓大司马会做何感想。
留他在建康,目的不是在家中打好关系,而是借机打探消息,为桓大司马的夺权计划铺路。
桓歆却被世子之位蒙住双眼,继续这样下去,早晚被桓大司马当做废子。
见桓容和桓祎联袂走来,桓歆立刻扬起笑容。
虽然人品不咋样,但就皮相来说,确实是有过人之处。
桓容颔首。
身为嫡子又有官爵,面对桓歆这个“白身”
,桓容无需太过客气。
司马道福见到桓容,同样神情一变,忍不住将要开口。
被南康公主扫过一眼,霎时脸色发白,手指揪住衣袖,寸长的指甲几乎折断。
可见用了多大的力气。
“阿母。”
桓容和桓祎正身行礼,分别坐到设好的矮桌后。
膳食很快送上,其中一盘就是婢仆提到的江鱼。
“这是宫中送来的,刚好尝个鲜。”
南康公主对桓容笑道,“太后知你将离建康,说要见见你。
明日用过早膳,随我一同入台城。”
“诺。”
桓容口中应诺,心中却有些打鼓。
元正朝会,司马奕的举动让褚太后生出警觉,加上御前献俘时的种种,台城内着实起了一阵风波,召见桓容的事自然未成。
为防司马奕再次胡闹,褚太后下了严令,无论何时何地,天子身边都不能离人。
信不过司马奕身边的人,干脆从长乐宫派出心腹宦者,十二个时辰不离左右。
司马奕被“看管”
起来,时刻不得自由。
憋闷之下,愈发放浪形骸,竟与嬖人宫妃同宿龙床,大量服用寒食散,在早朝之上哈欠连天,再无半点天子的威严。
与之相对,褚太后打起精神,多次召见琅琊王世子和小公子,并且透出消息,有意将褚氏女嫁入王府。
褚氏嫡支共有三女,两女庶出,已经先后出嫁。
幼女是唯一的嫡出,今年方才八岁,和桓容相差不小,与司马曜和司马道子均是年龄相当。
建康城内不缺聪明人。
褚太后的举动很快引起朝中注意。
奇怪的是,没有出现任何反对之声,无论是桓大司马还是王谢士族,似乎都是乐见其成。
朝会之后,桓大司马并未返回姑孰,仍在城外驻军。
借此期间,多次邀请琅琊王司马昱当面一叙。
司马昱是晋室长辈,褚太后和南康公主都要唤一声叔父,又是当朝宰相,当代名士,桓温请人的借口相当充分,司马昱无法推脱。
几次三番之后,城中开始出现琅琊王同桓大司马惺惺相惜之言。
得知消息,桓容琢磨许久,最终得出结论,褚太后和桓大司马都盯了上琅琊王一家。
(第5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