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招之际,内息运起,肥大的灰色僧袍,被激荡鼓起。
欧阳春本就高大魁梧,此刻僧袍鼓起,大袖飘摆,更似一座小山一般,一步步向赵小锡欺身过去,竟逐渐将赵小锡逼向少林方丈了了大师座前。
赵小锡瞧见了了方丈,心下倒真的有些发虚,忖道:“此番与预想虽有些意外,但总归还是要依计而行的好。
我虽可用流云轻功,消耗这大和尚的内力。
但那是持久战法,此间怎有时间作竞技之事?”
碧霞宫轻功乃是于和在师父海外鲸神云飞扬传授之下,又经自己绝顶之天资,愈发的轻巧奇妙,分为“碧霞云天”
四种。
但根基仍是流云轻功。
就连峨眉山和北极岛的弟子,其轻身功夫,也都基于流云技法。
只是峨眉山、北极岛和碧霞宫,三地分隔二三十年,三处师尊对师门功法各有领悟,内力法门虽出自一门,但用在轻功和剑法等艺业之上,便已然有不少区分之处了。
此刻赵小锡眼看便要到了了方丈近前,再不敢卖弄取巧,陡然纵身而起,折扇交在左手,继而大张,在欧阳春面前晃了两晃。
欧阳春正待赵小锡开始下落那一刻便要出手之时,赵小锡竟在空中将折扇合拢,扇作锥使,直直戳向大和尚的面门。
欧阳春闷哼一声:“哼!
尽管进招便是!
何必作如许花样儿?”
随即左手大袖一摆,向着赵小锡,连手带扇,意欲一并裹了。
赵小锡下落数尺,竟又凭着奇妙的身法,又提身升高尺许,倏然间将折扇撇了,丢在欧阳春大袖之上,双手各自五指箕张,一前一后,又向着欧阳春头顶抓起。
这后着凌厉无比,势若奔雷,手若龙爪。
碧霞宫大旗之下有弟子惊呼道:“鹤凌九霄!
赵师弟这招不仅炉火纯青,更是随心所欲,恣意使来,随意变幻,毫不拘泥于固有招数。”
惟夏遂良斥道:“你所见只不过是鹤凌九霄的招数!
此招实乃师尊前几年偶然得之的‘奔雷焚龙’!
只不过赵师弟将鹤凌九霄、碧海潮生和奔雷焚龙揉在一起,随心使出,自有其绝妙之处!
赵师弟见机之快,融会之灵,胜过尔等多矣!”
就连于和瞧见赵小锡此招,心中亦道:“欧阳春内力修为甚为深湛。
小锡能在欧阳春之沉稳进逼之下,仍能临时见机,将我碧霞宫诸般招数瞬息之间,便自加调整,毫不拘泥。
更何况,先有折扇之诱,欧阳春便凝滞半招。
况且抛扇之后,小锡又可再纵起数尺,那奔雷焚龙的威力便更强一筹。
若是他之禁锢于招式之形,以碧霞内力催动着奔雷焚龙的招数,此刻多半以败在欧阳春掌下了。
只是欧阳春虽非寻常人物,但小锡未必便输。
但......但若你真的做出那些事来,我......又如何能保你?”
果然,欧阳春袖中裹了折扇,便欲抛却,但他见赵小锡凌空之势,招数之奇,立时想起那日计成达在少室山上暗算自己使得不正是“奔雷焚龙”
这一式么?心道:“此着迅猛之际,极难躲避,内力全在五指之上,一击之下,必即刻远遁。
我此刻裹了折扇,抛扇之后,再行发招,便迟了一着!”
心思动处,见机亦是奇快,手上毫不凝滞,也将内力悉数运在袖上,猛地双袖挥出,高举空中。
赵小锡人在空中,面对欧阳春这般高手,岂容得他随意变招,只硬挺挺探爪抓去,如一击不中,顺便下一招想着就势一个跟头翻开,再图他。
孰料欧阳春大袖鼓起,已将头顶遮住,在电光火石之间,往前迈了半步,早将那折扇擒在手中,此刻陡然运力朝着赵小锡肚腹甩出。
赵小锡一抓不中,正要翻身掠过,陡觉腹间一痛,从空中跌落下来,捂着肚腹,半跪在地,神色痛楚。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