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有人叫我巧姐,我听着耳熟,总觉得这名字像在哪里见过。
等回到自己的病房,猛然才想起来,巧姐!
那不是《红楼梦》里王熙凤的女儿么?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
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
劝人生,济困扶穷。
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ròu的狠舅奸兄。
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巧姐生在七月初七,这个日子不好,所以刘姥姥给取名叫“巧姐”,以毒攻毒,盼这个名字压得住。
我为什么叫“七巧”,当然不是因为也生在七月初七,而是我妈最喜欢玩七巧板,据说进产房之前还拿着副七巧板拼来拼去,最后助产士一说是个女儿,我妈就脱口说:“那就叫七巧吧!
”
我比《红楼梦》里的巧姐走运,因为我没有哥哥,我妈也没哥哥,所以“狠舅奸兄”自然是没有了,不过想一想,我的命也比巧姐好不到哪里去,巧姐小时候好歹还过了几年锦衣玉食的日子,而我妈一个人带着我,跟浮萍似的,最苦的时候,连房租都交不上。
不过在倒大霉的时候,刘姥姥救了巧姐,苏悦生救了我。
一想到苏悦生跟刘姥姥划上等号,我就觉得搞笑了。
第五章
初中的时候,有个女同学叫陈明丽,语文成绩很好,她最喜欢张爱玲,成天在小本本上抄张爱玲的名句,还拿我的名字来开玩笑,因为张爱玲也写过一个“曹七巧”,那个女同学天天拿我打趣,说曹七巧家里是开麻油铺的,我家里是开美容院的,真是挺像的。
我听得出她话里的轻蔑,美容院还不如麻油铺呢。
本来我在初中的时候成绩并不好,成天跟一帮男生混在一起,放学就去街头的小店打游戏。
我读的那所中学,不好不差,夹在一流和三流中间,勉强算个二流。
只不过我们离学校不远,就是臭名昭著的电子技校。
那时候技校的男生成天在我们校门口晃荡,勒索我们学校男生的零花钱,看到漂亮的女生就吹口哨调戏。
有天傍晚放学,我就看到几个技校男生围着陈明丽起哄,陈明丽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原来有个男生跟在她后头,掀她裙子,陈明丽骂了句臭流氓,他们反倒围上来了,还动手动脚。
本校的男生看着这一幕,都讪讪的绕着走,我一时气愤,捡了块砖头就迎上去了。
这件事后来传得走了样,最后同学们绘声绘色将我描述成女侠,据说我拿着板砖一对七,竟然让七个男生落荒而逃。
哪里有那么夸张,首先对方只有五个人,然后我走上去一板砖把其中一个拍得血流满面,余下四个人都吓傻了,我又飞起一脚踹中对方的老二,痛得对方嗷嗷叫,跟着同伙不战而逃。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