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或者说规劝更合适!
果然,美人爹爹始终在试探,在不能确定自己能给二妹足够多的保障前,爹不会轻易让二妹入宫,甚至可能就此不许她再出现在他面前。
“太子,静心为上。
”我就看你这血气方刚,年少气盛的太子如何耐得住青春期的骚动。
你若失守,那么二丫此生都不会再踏入国门一步。
太子只能失望而回,美人爹爹拿定主意的事,强求无益。
而几天之后,丞相大人奉召入宫陪皇帝下棋喝茶。
“据闻安之与太子时常私下会面?”开华帝开玩笑的说了这样一句。
孟明远淡然一笑,“陛下,臣忝为太子太傅,见面不是很正常吗?更何况,所谓时常是怎样一种说法?三五月算时常么?还是半年六个月算?”
开华帝不由哈哈大笑,“安之所言甚是。
”那些人都把他这一国之君当傻子吗?
时常私下见面?
别说谨慎惫懒如丞相不会去做,即便要见他们又何需私下见面?
“太子这些日子并不容易。
”
孟明远低头喝了口茶,道:“陛下,您容易么?”
开华帝一愣,尔后笑了,“朕便知道,这天下朕若还有一知己,必是你孟安之无疑。
”
“臣不敢当。
”
“这天下也只有你当得起。
”开华帝有些感慨,“每一个帝王的成长都需要磨刀石。
”
孟明远不语。
开华帝却知道他懂,曾经南王兄弟是他的磨刀石,突厥与回鹘的犯边是他的磨刀石,他与丞相都得到了迅速的成长。
而如今,太子也需要有他自己的磨刀石,有些事必须由太子自己去体会完成。
帝王之路不好走,它孤独寂寞又满布荆棘,一个成功的帝王之路更不好走……寄望愈深,他需要的磨砺便愈大。
所以,丞相始终做壁上观,不轻易插手。
他们君臣有他们君臣的默契,有些事不需要他讲,丞相也能明白。
“安之啊。
”
“陛下。
”
“朕的太子不小了。
”你丫真打算让他一直打光棍么?那我大庆朝的皇太孙何时才能出生?
太子不急皇上也要急了,只有你这宰相稳坐钓鱼台,不急不忙的,简直岂有此理。
“陛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哥还要再看看呢,事关我闺女的终身幸福马虎大意不得。
“你也给朕差不多点儿。
”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