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中枪的刘教授:“……”
不小心听到的刘川:“……”
两口子日常拌嘴,急性子的老妈,战斗力绝对大于慢性子的老爸。
未免成为炮灰,刘川很自觉地去厨房跟妹妹一起整理晚餐去了。
兄妹两个很快就把一桌菜端了上来,大部分是刘教授提前做好的,少部分出自刘晓檬的手笔。
刘川的父母算是典型的富家小姐看上穷小子那种狗血年代戏码,身为杨家千金的杨秋宁自小就没干过家务活,结婚后家里的家务也是刘博远承包。
杨秋宁年轻时也挺有勇气,在商界联姻盛行、父母决定后代婚姻的年代里,她不顾刘川外公的强烈反对,毅然嫁给了当时没车没房又没钱的刘博远。
据说为此,杨秋宁跟杨家差点撕破脸彻底断绝关系,直到刘川出生之后,杨家那边才渐渐松了口,在刘川外婆的暗中相助之下,杨秋宁终于得到父亲首肯,带着一岁的小刘川和丈夫一起回了家。
刘博远年轻时是个才子,三十岁就成了知名教授,刘川有记忆的时候父亲已经是学术界名人了,他现在的地位……简单来说,徒子徒孙遍布全国,每年教师节家里鲜花都塞不下的那种程度。
父母虽然经常拌嘴,却很相爱,数十年如一日。
杨秋宁是个毒舌,其实却是外冷心热。
刘博远的性格温和包容,关键问题却极有原则。
两人平时拌拌嘴、吵吵架,刘川和刘晓檬完全不担心他们会离婚。
小时候,一般父母吵架小孩都会吓哭,可刘川和刘晓檬却是:爸爸妈妈又吵架了,太好了,我们可以出去玩了……
一家四口围着桌子吃团圆饭,刘晓檬显然很高兴,不断地往刘川的碗里夹菜:“哥,你尝尝这个,这个是我亲手做的。
”
“这个是老爸做的……”
“还有这个,我昨天刚学会的……”
兄妹两个感情很好,两位长辈在饭桌上倒是不怎么说话。
一顿饭心情复杂地吃完,杨秋宁这才起身说:“刘川你跟我到书房一趟。
”
刘晓檬同情地看了他一眼。
小时候,妈妈一句“跟我到书房”,就意味着要挨揍。
长大以后,妈妈一句“跟我到书房”,就意味着要挨骂。
刘家兄妹早已习惯了这句话的含义。
不过让刘川意外的是,这次她倒是没骂他,而是严肃地问:“你现在身上有几张银行卡?”
刘川说:“一张储蓄卡。
”
杨秋宁说:“多少钱?给我看看。
”
刘川从钱夹里拿出卡递给她:“这张卡里有一百万,是我这几年没花完,存下来的。
”
杨秋宁说:“你一个学生去学校也用不到这么多钱,这笔钱我先替你保管,等你大学毕业再原封不动的归还给你。
”说着就脸色平静地把刘川的卡给收了起来。
刘川惊讶:“……您这是要没收我的私人存款?”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