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元年纪小,个头比他们高,办事效率还快。
用他的话来说,他比较卷。
这是比较卷吗?
分明是非常非常的卷。
哎,谁要跟这样的人当同窗,肯定很痛苦。
也不知道是不是最近上班上的太多。
新科进士们,渐渐从学生心态慢慢转到社畜的心态。
偶尔提起读书时,竟然满满的怀念。
史官院这边基本已经稳定。
除了两个庶吉士需要经常出去办手续,以及准备外派之外,其他都很正常。
纪元对此地左右典籍,检讨,以及新来的孔目都还客气。
谢编修跟宋编修自然也跟着和气。
他们史官院不仅是如今最出风头的地方,甚至还是气氛最和谐的地方。
看得其他同科进士羡慕得要命。
一边羡慕,一边暗暗努力。
七月初九的庶吉士选拔!
他们一定会考上的!
差不多二百三十个观政进士,听说只要二十个人。
但他们会试都考了,难道还怕这个?
考!
一定要考上!
没办法,新科进士们在各部被“折磨”
得太惨了。
滇州府的董康甚至在休息的时候,跟纪元吐槽:“之前说什么,来参加会试的学子们分为三类。”
“如今观政的时候,也是如此。”
“大家对政务的难易程度,更是如此。”
董康说了自己在礼部的一天。
早上去的最早,作为观政进士,也是整个礼部的最底层。
他跟高进士一起,跟着大家做礼部内部的清扫。
自然不是扫地这种活计,而是帮着整理官员们的文案桌子,以及把废弃的纸张拿去焚烧。
做完这些工作之后,或许会被临时派些差事,又或者直接让他们在旁边等着倒茶。
如果都是这样那也就算了。
偏偏观政进士分了三六九等。
之前所谓的国子监学生为第一档,有家世的学生为第二档,无家世的人第三档。
在这里也奏效。
其实之前听听这话也就罢了。
因为大家都在考试,会试也好,殿试也好,都各自凭本事,虽然抱团一起玩,但并不妨碍什么。
可现在混在一起,差别就出来了。
“有个观政进士,不过是三甲,就因为跟礼部有个官员是亲戚,不管什么事都带着他。”
“五月月底的成绩也给他写的极好。”
“问就是人家做事了。”
“我们也想做啊,不给这个机会。”
这些成绩,虽然不能作为吏部最后分配职位的标准,但肯定会参考的。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