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要讨论时政,关于皇亲国戚,王公大臣,乃至朝廷新政旧政一切都要闭嘴。
要是被人拿住把柄,那就完了。
大家的考卷也不要互相看,一定要看,也要等到了京城再说。
去了京城之后,所住的旅店也要跟礼部上报,但凡有事,负责科举的礼部官员还能及时找到。
他们是去年的新科举人,礼部一般都会对他们有优待。
总之殷博士所说的,都是经验之谈,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
殷博士叹气:“若京城有人接应还好些,可惜我当初也是借住亲戚家中,也不好再打扰。”
这就是京中有人的好处了。
但不管纪元还是白和尚,都不认识京城的人,只能两眼一抹黑,自己去找合适的旅店吧。
好在银钱方面,不管纪元还是白和尚,这点都不用担心,他们两个身上有钱。
剩下的东西也都一一交代,转眼就到二月初九。
去之前,纪元还收到好友夫子们的来信,大意都是跟他讲,去京城确定住宿的地方之后,要同他们讲。
就连聂县令也在问,用不用他帮忙找个住处。
纪元也还是婉拒,他不了解聂家在京城的情况,也不想掺和其中,更不想人一去,就被按上聂家的标签。
不过是个住宿的地方,人长一张嘴,不就是来用的。
谁料射科的魏夫子过来,倒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你们俩忘了,武营他们还在京城呢!
你们去找他们啊!”
武营,邬人豪,刘军,去年四月中了武举之后,一直在京城没回来。
他们可以直接找武营啊,
武营在京城也一年了,不比纪元他们熟悉?
纪元跟白和尚一拍脑袋,怎么把这事给忘了。
魏夫子写了武营所在的地址,又道:“直接去就行,你们之间的情谊,不用管这些。”
这是肯定的,他们一起踢球,一起练习骑射,这可是长久的交情。
所有事情安排妥当,最后跟蔡丰岚,周家兄妹俩,还有殷茂吃了饭,纪元跟白和尚正式出发了。
不能再耽搁了。
还是要早点过去为妙。
化远三十八年,二月初九。
天气也不错,纪元他们一行六个人,年纪最大举人今年三十六,他是第三次会试。
年纪最小的就是纪元,今年十五。
他们都是想快点去京城的,故而路上话也不多。
纪元跟白和尚,高老四关系自然最好,平时也有个照应。
按照殷博士说的,白日赶路,天色稍晚就休息。
好在能骑马去京城的,都是不墨迹的人,路上竟然比想象中要快一些。
唯一不好的便是今年天气暖和的有点晚,越往京城走,天气竟然还是带了些寒意。
骑马快走,竟然会觉得冷得慌。
纪元每次上马,都要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马上要会试,身体不能出问题。
说起来,进京赶考也是道坎。
他们这些身体素质还行的,倒是能骑马过来。
身体一般的肯定要坐车,甚至还要坐船。
而且建孟府到京城,差不多十天的路程,这已经算是近的。
相比更远的云贵,朝廷甚至允许他们次科再考。
一般来说,新科举人要是不参加第二年的会试,朝廷甚至会有处罚。
(第6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