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村长,咱们可以通过电商把村里的特色产品卖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啊。”
林宇在与李建国的交谈中兴奋地说道。
李建国眼前一亮:“这可是个新路子,不过具体该怎么做呢?”
林宇详细地介绍了他的计划,包括搭建电商平台、培训村民做直播带货等等。
很快,村里组织了一批年轻人参加电商培训。
其中,阿强和阿丽表现得尤为出色。
阿强性格活泼,能说会道;阿丽则心思细腻,对产品了解深入。
他们在直播中各显神通,阿强的幽默风趣吸引了大批观众,阿丽的专业介绍让消费者放心购买。
然而,电商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有一次,因为物流配送的失误,一批新鲜的农产品在运输途中损坏,客户纷纷投诉。
“这可怎么办?咱们的信誉要受损了。”
阿强急得满头大汗。
阿丽冷静地说:“先向客户道歉,重新发货,然后和物流那边沟通解决问题。”
他们迅速采取行动,挽回了客户的信任。
就在电商业务逐渐走上正轨时,村里的传统手工艺却面临着传承危机。
一些老手艺人年事已高,年轻人又不愿意学习这些繁琐的技艺。
“这可是咱们村的宝贝,不能就这么丢了。”
王大爷忧心忡忡。
李建国决定在村里开办传统手工艺培训班,邀请老手艺人亲自授课,并给予一定的补贴。
一些孩子在家长的鼓励下报名参加,其中就有小明和小花。
他们虽然年纪小,但对手工艺充满了好奇和热情。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小明和小花的手艺有了很大进步,他们制作的手工艺品在网上也受到了欢迎。
随着幸福村的名声越来越大,一位名叫陈辉的投资商看中了村里的一块地,想要建设一个大型工厂。
“这能给村里带来很多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陈辉试图说服李建国。
但李建国担心工厂会带来环境污染,犹豫不定。
村民们也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有了工厂,咱们能赚更多钱。”
“可是环境被破坏了,得不偿失啊。”
最终,经过多方面的考察和权衡,李建国拒绝了陈辉的投资,决定坚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不久,幸福村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民俗文化节。
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欣赏传统的歌舞表演、品尝特色美食。
“这里真是太有魅力了!”
游客们赞不绝口。
文化节的成功举办,让幸福村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
但在活动结束后,村里的垃圾堆积如山,清理工作十分艰巨。
“以后这样的大型活动,咱们得提前做好垃圾处理的准备。”
李阳说道。
村里加大了环保投入,购买了更多的垃圾桶和垃圾清运车。
此时,阿强和阿丽的电商事业越做越大,他们开始尝试与其他村庄合作,扩大产品种类。
(第5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