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国发动村民帮忙宣传,还联系了周边村子,终于招到了一批工人。
工厂开工后,又面临着技术难题,加工出来的产品质量不稳定。
“这技术不过关,产品卖不出去啊。”
陈峰愁眉苦脸。
李建国帮忙联系了农业专家,经过专家的指导,技术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与此同时,林悦的文章引起了一位旅游开发商的注意。
这位开发商名叫赵强,他来到这里考察后,决定投资建设一个大型的度假山庄。
消息传来,村民们既兴奋又担忧。
兴奋的是这可能带来更多的商机和就业机会,担忧的是大规模的开发可能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和宁静。
“这度假山庄要是建起来,咱们的生活可能会大变样,但也怕把咱们的村子变得不像样子了。”
村民们议论纷纷。
李建国组织村民开会,讨论是否接受这个投资。
会上,大家各抒己见。
“我觉得可以试试,能带来不少好处呢。”
“还是要慎重,不能只看眼前利益。”
最终,经过充分的讨论和协商,村民们决定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与赵强合作。
度假山庄开始动工建设,施工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噪音和尘土,给村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不便。
“这天天吵得没法休息。”
“路上都是土,出门都不方便。”
李建国一方面与施工方沟通,让他们尽量减少对村民的影响,另一方面安抚村民的情绪。
就在这时,陈峰的加工厂接到了一个大订单,但交货时间紧迫。
“大家加把劲,一定要按时完成订单。”
陈峰给工人们鼓劲。
工人们加班加点地工作,终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任务。
随着度假山庄的逐步建成,游客越来越多,村里的服务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饭店、商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李慧看到了商机,打算开一家特色小吃店。
“林姐姐,你帮我参谋参谋,我这小吃店开起来能行吗?”
李慧向林悦请教。
林悦给了她很多建议,从店铺的装修到菜品的选择。
小吃店开业后,生意兴隆,李慧忙得不亦乐乎。
然而,随着游客的增多,村里的垃圾也随之增加,环境卫生问题日益凸显。
“这到处都是垃圾,太影响形象了。”
李建国立即组织村民开展环境整治行动,增加垃圾桶,加强卫生宣传。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村庄又恢复了往日的整洁美丽。
此时,陈峰的加工厂也越办越好,产品远销外地,打响了品牌。
“咱们村真是越来越好了!”
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幸福村及周边村庄蒸蒸日上的发展过程中,一位名叫孙梅的城市退休教师走进了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
孙梅老师气质温婉,心地善良,她一直梦想着能在退休后为乡村教育贡献一份力量。
孙梅老师来到幸福村的学校,看到虽然学校的硬件设施在不断改善,但师资力量仍相对薄弱,孩子们的教育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第5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