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农心疼地看着被破坏的庄稼。
李建国立即召集村民开会,商讨解决方案。
“咱们得制定一些规则,规范游客的行为。”
“还要增加垃圾桶和保洁人员。”
大家纷纷出谋划策。
为了更好地管理游客,村里成立了旅游接待小组,由张华负责。
张华制定了详细的游客接待流程和注意事项,并组织志愿者在村里巡逻,提醒游客保护环境。
同时,王强的科技团队也没闲着。
他们利用科技手段,开发了一款智能导览App,游客可以通过手机了解村子的历史文化和景点介绍,还能实时查看各景点的人流情况,合理规划游览路线。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追求利润,开始销售假冒伪劣的农产品,损害了幸福村的声誉。
“这不是砸我们的招牌吗?必须得严惩!”
王强愤怒地说道。
村里立即展开调查,对违规商家进行了严肃处理,并加强了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
在解决了一系列问题后,幸福村的旅游产业逐渐走上正轨。
但这时,科技团队内部却出现了分歧。
小李想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发新的农业技术上,而小周则认为应该优先提升现有的技术应用效果。
“新的技术才能带来更大的突破,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
小李坚持自己的观点。
“但现有的技术还没有完全发挥作用,基础不打牢,怎么能建高楼?”
小周也毫不退让。
王强陷入了沉思,他知道团队成员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村子的发展,但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是个难题。
就在王强苦恼之际,村里来了一位农业专家刘教授。
刘教授在了解了情况后,给他们提出了建议。
“可以成立两个小组,分别负责新技术研发和现有技术优化,同时加强交流与合作。”
王强觉得这个建议不错,于是按照刘教授的方法进行了调整,团队的氛围又重新和谐起来。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幸福村不仅农业发展蒸蒸日上,旅游业也越来越红火。
村里还举办了首届科技农业旅游节,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但随着村子的发展,一些年轻人开始向往外面的世界,想要离开村子去闯荡。
“我觉得在村子里发展空间有限,还是想去大城市看看。”
一位年轻人向李建国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这让李建国有些担忧,他担心人才的流失会影响村子的未来发展。
“我们得想办法留住年轻人,让他们看到村子里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李建国与王强商量着对策。
他们决定在村里设立创业基金,鼓励年轻人在村里创业,同时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
“只要你们有想法,有能力,村子就是你们最好的舞台。”
李建国在村民大会上说道。
在一系列措施的激励下,一些原本打算离开的年轻人改变了主意,决定留在村子里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幸福村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克服困难,迎接新的挑战,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
(第5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