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绍祖心头愤恨,暗骂了几声,摸摸了怀中的拜帖,「罢了,一会儿到荣国府去问问,多花点银子打点打点,先在京城安定下来再说。
」
他孙家在山西经营当铺生意,家资富饶,有得是银子,他就不信在这神京城,闯不出一片天地,大不了豁出一百多斤,寻家高门大户的庶女,抬一抬门楣。
不提孙绍祖为了在神京发迹,如何投机钻营。
却说贾珩领着职方司的几人用罢午饭之后,重又返回兵部衙门,及至傍晚时分,终于见着了从宫里返回的武英殿大学士丶兵部尚书李瓒。
在司务厅的偏厅中,二人品茗叙话,贾珩就将先前初拟的经略安抚司的构建章程递了过去。
李瓒接过簿册翻阅着,有不少都是这几天讨论过的内容,倒也没有太多疑问,抬头,目光温和说道:「照章办理吧,子玉这段时间也辛苦了。
」
贾珩拱手道:「阁老面前,不敢言辛苦。
」
李瓒笑了笑,道:「明日圣旨就会降下,你派人取了勘合,就领着果勇营,缉捕三辅诸县的贼盗,兵部也会行文于地方州县予以配合,你手中有尚方宝剑,应能节制诸军与地方州县无碍。
」
贾珩点了点头,神情郑重,说道:「下官于前日地方都司剿寇一事,有疑惑和阁老请教?」
李瓒诧异了下,笑道:「哦?」
贾珩就是将先前与职方司郎中杭敏等人所言叙说了。
李瓒闻言,渐渐面色凝重,道:「是老朽疏忽了,这就和地方都司丶州县官长行文。
」
说着就唤着兵部右侍郎邹靖过来,令其着文吏拟制函文,然后行之诸省。
贾珩见此,面现敬佩之色,道:「阁老雷厉风行,在下佩服。
」
不是任何人都会在旁人指出疏漏时,第一时间纠正。
李瓒摆了摆手,自嘲一笑道:「原本是想在新年尹始,万象更新之前,将地方州县匪寇清剿一空,如今看来,却是有些操之过急了。
」
贾珩叹了一口气,说道:「在下和杭郎中他们商议过,如今边事艰难,边关需要填补的银子如无底洞般,故,地方州县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百姓困顿不堪,匪寇只怕一时难靖啊。
」
李瓒闻言,也是面带愁容,说道:「内阁又何尝不知?如今,上上下下都是勒紧了腰带过日子,就说河北诸县为东虏掠夺,方方面面都需要抚恤赈济,如不是刚得了东城一笔进项,国库只怕还要打饥荒,此事还多亏了你,解了内阁的燃眉之急。
」
贾珩朗声道:「分内之事,不敢居功。
」
李瓒目光欣赏地看着贾珩,心道,真是不骄不躁的少年,国家有此武勋,社稷幸甚。
笑了笑道:「通政司那边儿从扬州盐院递来的奏疏,提议两淮盐务可得整顿,以增税银,内阁也有这麽个意思,但怎麽除弊,还没个章法,如盐税每年能收五六百万两,大家也都能喘口气。
」
这话说得就有几分惊涛骇浪。
大家是谁?
自是江浙丶湖广这些重税区,对陈汉的「转移支付」早就怨言不断。
贾珩闻言,心头却蒙上了一层阴霾。
整顿盐务,岂是那般容易的?不用想,一旦动手,就是血雨腥风。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
(第4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