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水滨恋歌》

(第1页)

初夏时节,天亮的越来越早了。

王子秋每天要去上课,王艺竹怕他迟到,一大早就把子秋叫醒了。

揉揉惺忪的睡眼,穿上衣服套上鞋子,子秋去刷牙,王艺竹在厨房熬好了粥,此时正在捏面做粑粑子。

屋后是一条大河,河流穿城而过,河的两岸由石头砌彻。

现在是枯水期,小溪潺潺,能看见河床上的石头都露了出来。

巫溪县城依水而建,河网交错、水街相依,沿河两岸建了很多屋子,大多是砖头房。

为了疏雨,屋檐建的高而倾斜,不大的屋子正中央,均在墙壁半空用木板分割,搭成两层模式。

为了拓展生活空间,房屋还在伸进河的方向上,建有伸出的露台当作阳台。

王子秋打了水,就在露台上刷牙洗脸,用过的水还给露台上的几盆花浇了水,做完这一切,妈妈王艺竹也刚好做好了粑粑子。

巴掌大的粑粑子,配上上一年嗮制的酱豆,再配上一碗稀饭,便是普通人家的一顿早饭……

王艺竹一九五九年出生,是家里的老大,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中专生,在重庆上了两年中专后被分配到县城里实习,之后便转了正。

随着改革的浪潮推进,私营企业渐渐增多,国营副食品厂的效益没有以前那么好了,但有赖于白酒和蔗糖等是大众商品,厂里的经营尚可。

王艺竹现在是上白班时间,吃完早饭,她脱掉围裙,换上了一身墨绿色绣花连衣裙。

裙子是在裁缝铺定做的,体型裁剪得当,勾勒出她一身曼妙玲珑的曲线,沿着微露的白皙脖子下方,胸前高高耸起两座饱满的双峰,裙子在纤细的腰肢处收住,并在臀部收紧。

王艺竹的身材前翘后凸,虽然已是三十八岁的年纪,但却一点不输外面的小姑娘,那张人母妇人才有的面容更是给她增添了成熟的丰韵气息。

王艺竹换完衣服,充充上了点淡妆,等提起手提包这才和子秋道别,母子两人便各自匆匆分别上班上学去了。

学校的大门面朝南而建,高大的石头匾额上书育华中学四个大字。

镂空的大铁门旁是两颗大梧桐树,一到早晚,上面就有成群的麻雀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子秋被妈妈叫起的早,总算没有迟到。

为满足全县的就读需要,育华高中三个年级一共开有数十个班级,子秋所在的高一八班,差不多有70多个学生。

今年的七月一号是香港要回归的日子,全国都在庆祝,电视和广播里一直在播这件事,作为学校和班级,后面的黑板上学生们已经出了好几期的板报,都是和庆祝相关的。

进到班里,同学们都在看书,子秋心不在焉的坐定,看了看旁边的刘强。

两人昨天才争执斗过嘴,他们你看看我看看,谁都没有先理谁。

学校在几声铃声中开始上课,上午四节课,分别是物理和历史。

到了高中,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王子秋开始变得叛逆起来,调皮不安分是肯定的,还经常喜欢和老师对着干,久而久之,只要他不在自己的课堂上调皮惹事,各课老师们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乐得清闲。

熬过了一上午,放学的时候,子秋却被李春玉叫住了。

昨晚虽然是写完作业才睡,没想到还是把她布置的作文忘了,这个老巫婆抓住不放,还怕他中午贪玩,非要把他叫到家中去补,子秋没法,硬着头皮和李老师一块回去了。

妈妈王艺竹上白班的时候中午不回来,通常是会留一些剩菜和剩饭下来,然后子秋中午回去自己热一下吃。

今天被李老师抓到她家补作文,虽然不情愿,但好在可以在老师家吃一顿新鲜的午饭。

李春玉虽然对这个学生很头痛,但到底是在教育战线上一干就是三十多年的老革命,她平时对学生要求很严,不过课下也有平易近人的时候。

知道他母亲白天一直上班,出于爱护学生的心理,顺带留子秋在家里吃饭。

王子秋被安排到书房写字,李春玉独自在厨房做午饭。

"

妈,屋里那小子是谁啊?"

苏芷涵是李春玉的独女。

李春玉和苏大强都是建设祖国的老革命,李春玉是受人敬仰的园丁,苏大强是一名光荣的汽车兵。

二人经组织介绍而认识并在一九六二年结婚,苏芷涵便在第二年出生。

可惜不幸的是,苏大强在四年后的一场戈壁滩任务中不幸出车祸牺牲,为国家两弹一星事业英勇献身,之后便是母亲李春玉独自扶养她长大。

十七年前,母女二人曾发生过一段不愉快的事情,导致两人一直分居。

李春玉如今已经五十七岁了,再过几年就到了退休的年纪,人老就会念旧,最近几年,母女两人的关系开始缓和,为讨母亲欢心,三十四岁的苏芷涵,工作之余时不时会回家陪陪母亲。

苏芷涵没有去剧团演出,也没有去歌唱厅,今天的天气不错,母亲下午没有课,她特地回来的。

苏芷薇上身穿着一件低领格子衬衫,下身着一件月白色褶裙,裙子的下摆很短,仅到她膝盖上方十厘米的地方,将她一对圆润小腿和一截雪白大腿露了出来。

她领口开的很低,并仿佛被故意解开了一颗扣子,胸前因此而微露一抹白嫩乳沟,看起来性感诱惑。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