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灵州的道路有两条,虽说是殊途同归,但终究跟着大队走,能更加稳妥些,何况,这次四大家族都带了商队护卫,自己也是交了保护费的。
四大家族要走的,就是乾州的这条移民之路,从这里一路往北,沿途多有人烟,而且地方相对平靖,对于商队而言,没有比随时能获得补给更加重要的事情了。
而且,这条古道,开辟自前秦甚至更久远的时代,基本都处于山间谷底,相对翻山越岭的道路来说,要好走不少,尤其是车马尽皆重载,对于道路的要求,更是高了很多。
从长安到乾州,沿途二百多里,若是之前,定然是阡陌纵横,沿途人烟不绝,这才是京畿该有的样子,但是从三年前开始,天灾一场接一场,几乎不给普通民人生机。
去年至今,这天灾是越发剧烈,很多田亩因旱蝗交错,以致绝收,若是这新朝控制力尚可时,还可从外地调集粮食赈济灾民,但观这新朝,已是一年不如一年。
以至于这京畿繁华之地,田庄颓废,居然鲜见人烟,日近晌午,连丝炊烟都不曾见到,可见这灾荒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杨久成今年四十八岁,从前汉至今,一直未曾经历过如此惨祸,那路边倒毙的裸尸,半掩在积雪当中,这四野里白茫茫一片,很多尸首都掩盖在积雪之下,若是等那春暖雪化之时,不知会有多少尸首露出来呢。
朝着太阳照射的方向,向南看去,以为发生灾祸灾荒之时,民人都会争相进入南面的大山,挣扎求活,但是今年,居然舍了南方大山不去,朝北去了。
希望那北方弃地,果真能够接纳如此多的饥民,否则偌多的饥民前往,他们根本就没有回程的机会了,越往北走,越是苦寒,若是失陷在那风沙肆虐之地,那可真是叫天天不应了。
长安商队的马车,五花八门,但这些商号,都是走老了路的,行路经验丰富无比,像梁家那样的大车队,甚至专门备有为马车更换的车轮,跟随的伙计,更是为数不少。
杨久成的这辆马车,乃是祖传之物了,无论是硬木车辕还是枣木车轮,都是经历了无数年的整修,看那车辕被摩挲得光可鉴人的程度,就知道这是一家老商号了。
乾州城南门客栈,兴汉镇南下商队已经撤走十天了,自从大队饥民北上之后,粮食消耗一空的何松就带着商队的人朝着潼关而去了。
算算时间,那东去洛阳的商队,若是行程顺利,也该到了回归的路上了,自己从这里到潼关的路上,一路也可以再寻机筹集些粮食。
虽然这京畿地区的粮食价格高到了一个离谱的地步,但何松对此已经麻木了,南下之时的豪情壮志,在经历了和饥民的接触之后,就剩下一个,那就是,尽可能地确保这些北上饥民能够平安到达灵州。
也只有到达灵州,才有人真正把他们当成人来看,否则他们在那些权贵的眼中,和那山林当中的柴禾也没什么两样。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