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李长安是他和杨国忠这样的人,李林甫还不敢相信她的承诺。
李林甫最终收敛了他面上伪装出的虚弱,又换上了平静的表情。
“本相答应了,兵权和朔方节度使,本相替你弄到手,你答应本相的诺言也别忘了。”
李林甫攥紧了拳头,从牙缝中挤出这句。
无法保全家安康,能退求其次保住一丝血脉。
李林甫深吸一口气,闭上了睛,不再去看李长安。
李长安笑笑,站起身抻了个懒腰,十分满意。
“那我不打扰右相了,告辞。”
摆在桌面上的那杯茶已经凉透,满满当当丝毫未动。
李林甫不信任李长安,李长安不信任李林甫。
“等等。”
李林甫开口唤住了李长安,“老夫有一事不明。”
“寿安公主有这样的本事,何先前不曾在朝中显露?”
李林甫对他打探不到李长安的底细依然耿耿于怀。
倘若李长安如李亨一般高调,他也不会抓不李长安的小尾巴,以至于今日落入下风。
李长安坦然回答:“因我以前还小啊。
对稚来说,平安长大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李林甫皱眉,他考李长安是不是中有。
“我也想右相一个题。”
李长安转过身居高临下看坐在交椅上的李林甫:“你知道安禄山有谋逆之心吗?”
“知道。”
李林甫懒洋洋道。
他竟然这么大大方方承认了。
“王忠嗣不是会诬告同僚之人,何况安禄山这个人本是狼野心。”
李林甫松散坐在椅上,“不过和老夫有什么关系呢?”
“总归老夫还在的时候他还有胆反,至于日后……与我何干?本相是圣人家仆,这天下终究是圣人的天下,圣人让本相做什么,本相才会去做什么。”
李林甫凉薄道。
他冷漠又清醒,是最熟悉李隆基心的人。
李隆基需要他的臣对他忠诚,那李林甫对李隆基忠诚。
李林甫和张
九龄王忠嗣等人最大的区别是那些清臣忠诚于大唐,他李林甫忠诚于李隆基。
大唐的繁荣安定和他无关,他负责让李隆基舒舒服服。
莫说李林甫认单凭安禄山还翻不出什么浪花,算是大唐亡了,那也他无关。
李长安明白李林甫的意。
大唐江山如今是李隆基的江山,李隆基自己都不珍惜,他必要替李隆基珍惜。
宰相是帝王的镜,帝王是什么模样,宰相是什么模样。
倘若李隆基依然英明,他便不会用李林甫,即便是用了李林甫,李林甫也不会是奸相。
“王忠嗣参安禄山谋反的奏疏本相有扣下,圣人看了不信,这不关本相的事。”
李林甫悠闲喝茶,意有所指,“迫害忠良遗臭万年的罪名本相认了,日后安禄山谋反,罪魁祸首不是本相。”
他倒是坏的明明白白。
“我还有一个疑。”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