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吐谷浑商人达成契约,有两条路可走。”
桓容移动笔锋,率先点在氐人境内的长安。
“从长安入吐谷浑,再入晋;或由氐秦直接入晋。”
“选前一条路,需过宁州、荆州、豫州,方可抵达幽州。
选后一条,仍需过荆、豫两州。”
如果吐谷浑人胆大,还可以穿过氐人边界,直入燕国旧地。
可但凡有脑子的都不会这样做。
寻常货物也就算了,带着大量人口过境,势必会引起氐人警觉。
查明是为秦氏送人,脑袋十成要搬家。
“荆州好办,豫州却是难办。”
荆州刺使是桓豁,和桓容的关系还算不错。
之前和江州做耕牛生意,得了桓冲的人情。
经后者提醒,桓容主动联系荆州,半卖半送出一批耕牛,为自己增加不少印象分。
事后得赠一柄宝剑。
就其价值而言,桓容不仅没亏,反而赚了不少。
这让他进一步了解了桓豁的性格,方便日后好打交道。
队伍从荆州过,肯定要闹一定风险。
但只要给足价钱,相信对方不会刻意为难。
难的是豫州。
“豫州现为家君掌管。”
桓大司马人在建康,对地盘的掌控力分毫不弱。
得知桓容在幽州大搞建设,大批量招收流民,几乎是来者不拒,隐约察觉不对。
派人打探出大概,立刻下令封锁州界,严查流民和百姓进出。
桓容看着豫州眼热,到头来也是无可奈何。
“想绕过豫州绝不可能。”
除非运送流民的队伍转道北上,直入秦氏管辖疆域。
这样一来,成本消耗不论,如果秦氏手黑些,将人全部留下,桓容跳脚都没用。
“明公过虑。”
明白桓容的担忧,荀宥宽慰道:“秦四郎亲赴幽州,足见其诚意。
况且,若是没有明公,商人无法穿过荆州,遑论北上。
秦氏父子皆非短视之人,氐人未灭之前,不会轻易同明公交恶。”
至于之后,那就不好说了。
“仲仁所言有理。
然有一事需当留意。”
钟琳补充道,“市货的胡商必须可信。
如其有异心,明着定下契约,暗中向氐人通风报信,则事情难成,还会引来更大的麻烦。”
以苻坚和王猛的行事作风,肯定会将此事大肆宣扬,造谣幽州刺使和秦氏勾结,随时可能叛晋。
换成秦策还是堡主时,桓容大可为自己辩护,伤不到太多。
(第4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