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三少。”
助手应了一声,出门去了。
傅蕴安却是找到了自己的同事,拜托他帮自己做下午的手术。
傅蕴安平常总是帮别人,在公济医院的人缘非常好,他的同事一口答应下来。
傅蕴安详细地向同事介绍了病人的情况,然后才离开公济医院。
他坐上汽车,就去找了一个英国人。
他的医术非常好,而正是凭借着这医术,他在租界的洋人圈子里很受欢迎,那些洋人都愿意跟他交好。
而他这次找的这个英国人,就是他的朋友之一。
“傅,真难得,你竟然离开医院来找我了!”
脸上长满胡子的男人用英文说道,还想给傅蕴安一个拥抱。
傅蕴安躲开了:“抱歉乔治,我不习惯……我来是想跟你谈一笔生意。”
“什么生意?”
乔治放下了自己张开的手。
“我有个朋友想要一套实验设备,我知道你这里有一套。”
傅蕴安道。
“我这里是有一套设备,但震旦大学那边已经要了,就是价钱还没有谈妥……”
乔治笑着看向傅蕴安。
“你要多少钱?”
傅蕴安问。
“两万大洋。”
乔治道:“傅,你是我的朋友,我不该开这样的高价的,但你知道的,实验设备要运来这个国家非常难,那些政客不许我们卖这样的东西给华人……”
“没问题。”
傅蕴安直接道。
他知道乔治这个价格卖得高了。
乔治手上的实验设备并不是新的,而是实验室淘汰下来的,还不齐全,在国外的话,怕是一千大洋都没人要。
但他现在急着要,而且他自己去弄的话,不一定能弄到不说,就算能弄到,怕也要过几个月才能到他的手里。
“傅,你真爽快!”
乔治立刻就道:“成交。”
傅蕴安这才松了一口气。
乔治这时候又问:“傅,你的朋友要建个实验室?他还有什么想要的吗?”
“当然有。”
傅蕴安道:“好的实验设备,他都是要的。”
作者有话要说:
胡愈之主编的《东方杂志》在1932年11月1日向全国各界知名人物遍发通启约400余份,征集“中国梦”
,有个问题是“先生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 ”
暨南大学教授周谷城说:“未来中国首要之件便是:人人能有机会坐在抽水马桶上大便。”
去看了当时的人想的未来,真的挺有意思的,感兴趣的亲可以百度一下~
(第6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