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谢太后更愿意看到嫡皇子出世,但嫡皇子继位也代表了主少国疑的局面。
谢太后虽不喜曹淑妃,但不得不说,眼下朝局,更需要一个年长的皇子。
谢太后道,“不语,你实在令我为难。”
谢太后的外祖母便是当年的辅圣公主,权倾一时。
太宗皇帝在位时,十分忌讳谢太后,便是因辅圣公主而来。
如今的局面,纵皇长子继位,都是少年君主,何况是未出世的五成可能性的嫡皇子呢。
苏不语也已老了,但,纵老了,也是个帅老头儿。
苏不语道,“实在是苏家于我有大恩,在此关要,虽知令娘娘为难,我也不得不厚颜一试了。”
谢太后挑眉,有些不明白苏不语的意思,什么叫,苏家于他有大恩?苏不语本就是苏相三子。
苏不语叹道,“此事我亦是在父亲临终前方得知晓,不瞒娘娘,父亲生性肃穆,如何会纳一绝世美妾,进而生下我呢?当年,英国公方家被族诛,英国公府当年显赫非常,与各大家大族多有联姻,苏家亦有女纳入方家。
这位苏氏女,就是我的嫡母。
我的生母,原是当年英国公府的一个婢女,因此,英国公府当年与辅圣公主翻脸,安能不提前做些准备,留些后手。
嫡母便放了她的身契。
也是因此,嫡母将我的生母拜托给了父亲,那会儿父亲在外任上,故而,无人知晓。”
谢太后大为惊愕,“苏相他当年竟然……”
苏相,这位辅佐了太宗皇帝大半个皇帝生涯的首辅,竟然暗中私藏了方家的骨肉。
谢太后顿时想到李九江与苏不语肖似的面容,不禁问,“难不成九江也是……”
“我们的母亲,的确是一对孪生姐妹。”
谢太后顿时觉着,不能相信人生了。
这些穆元帝的心腹之臣,妹夫,竟然藏了方家的骨血……谢太后道,“你与我说这些做什么?”
“想告诉娘娘,我与娘娘相交于少时,倘不是必需如此,我不想让娘娘为难。”
谢太后倒不在意苏不语姓苏还是姓方,苏不语将身世阖盘托出,再拿出少时情义来,谢太后还真得给他这个面子。
苏不语求见谢太后之事,也没瞒着人,也瞒不住。
与其偷偷摸摸,不如大大方方。
安泰帝有难为之事向来是与嫡母商议的,这件事,自然也是如此,谢太后也不瞒安泰帝,谢太后道,“皇帝病着,苏不语去我那里说了回话。”
安泰帝便知谢太后的意思了,叹道,“纵皇后生下嫡子,朕这个身子,怕是撑不到他长大那一日了。”
谢太后道,“皇帝可知靖江之乱由何而来?”
安泰帝一时沉默了。
谢太后叹道,“当年,太祖皇帝开国无子,靖江王,原是太祖同母弟弟,因自己无子,太祖便有以靖江为储之意。
太祖皇帝不过是有这么个意思,后来,胡氏为太祖皇帝生下一子,便是太宗皇帝。
有了自己的骨肉,江山自然是要自己的骨肉继承。
但,靖江便因太祖曾以他为储之事,心气难平,后就藩靖江,也是一腔反意。
他怎么不想想,依他的血统,封藩王已是恩典。
人哪,不会这样想的。
他只会想自己失去的,不会想自己得到的。”
谢太后道,“靖江本无继大统资格,犹一世不平。
倘皇后生下嫡子,而这位嫡皇子不能继位,他心里,会如何想?他还不是靖江那种非皇室血统的藩王,他是理所应当的,最纯正的嫡系血统继承人。
若嫡皇子不能继位,不是将他推至死路,就是将他推至反路。”
(第6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