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以后孩子们日子难过。”
夫妻离心是什么下场,看一看六皇子就知道了。
吴珍的性子让谢莫如有几分惊喜,尤其永福公主肯在她面前克制一下臭脾气,谢莫如纵使自称“八风不动”
的人,心下也不禁有小小暗爽。
接下来,吴家做的事也很合谢莫如的心。
褚太太替闺女担心侧室之事,永福公主的脾气,自然是更担心的。
尤其永福公主身为公主,吴驸马连个通房都不敢有,可到了闺女这里,闺女还没进门儿,侧室先赐下去了,倘是谢莫如给孩子们张罗的,永福公主非要找她父皇说说理不可,结果,这侧室是亲爹赐的。
你就把永福公主给堵心的,进宫请安都私下埋怨了父亲一回。
穆元帝对永福公主虽不若对长泰公主那般喜欢,到底是第一个女儿,也是偏疼的。
见闺女抱怨这个,穆元帝笑,“这不是没想到么。
一个侧室,不必放在眼里。
谁还能委屈了珍姐儿去?”
抱怨也无用,父亲总不能把圣旨收回来。
永福公主又托了婆婆吴夫人,再请吴夫人托了嫁进谢家的二小姑子,如此,请了二小姑子出面,跟谢莫如打听一下那姜姓侧室的事儿。
起码,什么样的人品,什么样的相貌,永福公主得心里有数。
永福公主做的这事就比褚太太高明一千倍。
吴氏是私底下同谢莫如讲的,吴氏低声道,“公主倒不是别个意思,就是寻常两家结亲,女方也得打听一下女婿的屋里人呢。
不为别个,略知晓一些,以后正室进门也好相处。”
谢莫如便把对侧室的安置与弟妹说了一遍,吴氏闻之大喜,笑道,“有娘娘这样的婆婆,哪家闺女嫁进来都是享福的。”
可惜她闺女年纪小,不然也不是不有联姻啊,当然,也得皇家愿意才行。
便是不提联姻,儿媳妇能遇到谢莫如这样明白的婆婆,也是福气呢。
谢莫如道,“我知弟妹也是受人之托,只管把我话带过去,叫永福公主安心就是。”
吴氏笑,“永福公主那性子,再高傲不过,这些年,就是在我母亲面前也极尊贵的,难为她肯为了珍姐儿托我母亲打听。
珍姐儿那孩子,我是见过的,性子柔婉,小时候就知道顾着弟妹,极懂事的孩子。”
谢莫如虽与永福公主不和,倒不吝夸赞儿媳妇,道,“我看她也不错。”
吴氏听大姑子谢王妃这般说,心下便更是欢喜了。
待吴氏回娘家把话同母亲说了,吴夫人直念佛,道,“都说谢王妃厉害,其实是再尊重不过的人,闽王府的几位小公子都是极懂事的。
珍姐儿得此姻缘,也是她的福气。”
女人嫁得好坏,第一看丈夫,第二就是看婆婆了。
倘遇着个刁婆婆,有几个媳妇能痛快过日子的。
便是永福公主从婆婆这儿听闻了谢莫如对侧室的安排,也说了一句,“她还不错。”
于是,在苏皇后搬迁凤仪宫之日,永福公主也送了份厚礼。
同样感激谢王妃的还有赵国公府,赵国公府是托了大皇子妃过来打听,大皇子妃虽烦着婆婆赵贵妃把闺女说到了赵国公府去,可赵国公夫人托到跟前,大皇子妃也不好回绝。
只得过府问了一问,谢莫如的安排,连死对头永福公主都挑不出不是,何况是赵国公府。
赵国公夫人入宫请安时,还同赵贵妃提了一句,“都说谢王妃厉害,其实,倒是个厚道人。”
赵贵妃想说,闽王府那一窝庶子没一个是谢王妃生的,她当然得厚道着。
可一想,便是谢王妃按着规矩叫侧室进门儿便与几位公子圆房,也没人能挑出不是,毕竟是穆元帝亲赐的亲事。
今,谢王妃能拦上一拦,的确可以说的上厚道了。
于是,穆元帝一桩赐婚,倒叫谢莫如赚尽了名声。
便是先时因谢莫如厉害不敢与闽王府结亲的权贵人家,此时也纷纷动了心事,不要说闽王府愈发端贵,便是谢王妃这样讲礼法,明正侧的婆婆,搁哪家闺女遇着了,也是福气呢。
(第4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