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些倭船在工艺上显得粗糙,但它们也有其独特的优点——维护简单、不怕损耗,而且行驶速度快。
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一艘装饰华丽的船只正迎风破浪前行。
起伏的船头处,一名中年男子装扮如普通商人,身穿精致的丝绸长袍,外披一件防水的蓑衣。
他手持一把折扇,轻轻地摇动,目光深邃地眺望眼前浩渺的海面。
“津门啊!”
他低语,声音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感。
他的话语并非汉语,而是流利的倭语,仿佛带着对远方的深深怀念。
“已经许久不曾踏上中原的土地了。
那繁华的中原各国,物华天宝,丰饶之极,真是令人怀念啊!”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赞叹,眼神仿佛穿越了层层波涛,看到了他心中所向往的那片土地。
“松田井阁下。”
身后,另一名同样装扮成商人的男子开口,他的声音沉稳而富有磁性。
“既然我们手中有商人购买的海路票引,为何不在津门直接登录?”
松田井转过身来,面带微笑,“小鸟君,大秦现在对我们东夷的贸易盯的很紧。
我们手中的票引,虽然可以在海上应对巡查的海防船,但在港口的核查官吏的眼中,却难以蒙混过关。”
他轻轻叹息,“若非如此,我们也不会花费巨资从那些贪婪的海商手中购买这些昂贵的走私品。
那些海商真是狡猾,票引的费用高昂,货物价格更是离谱,比在大秦内陆购买还要昂贵。
更可气的是,他们只接受纯白银的支付。”
松田井轻叹一声,用腔调略显生硬的汉话说道:“中原有句古话,寄人篱下,身不由己。
我们如今这般境况,不正是求着他们通商办事么?”
他转身对刚走出的一名大秦商人“金桑,你说是不是呢?”
这名金家商人微微一愣,寄人篱下是这么用的?你们倭人又不是大秦的附属国?心中虽有调侃之意,却只能脸上带着笑容回应道:“松田井阁下所言极是,寄人篱下的境遇确实如此。
不过,您这汉学造诣,真是让我等佩服。
松田井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道:“承蒙夸赞,鄙人的祖上曾深入中原学习,对汉学有着深厚的造诣。
因此,鄙人家族对汉学一道,颇有心得。”
金姓商人敷衍地附和道:“原来如此。”
他心中却另有盘算,作为金家与东夷交易的联络人,他常年往返两地,不但要负责带领倭人前来接头,还要密切注意倭人带回东夷的商船。
此次交易完成后,他还要盯着商船返回。
“还未见到船队的影子吗?”
金姓商人问道。
松田井微微皱眉,摇头道:“尚未。
了望台上的消息还未传来。”
然而话音刚落,了望台上的嘈杂声音便传了过来:“船来了!”
声音中充满了激动和期待。
紧接着,远处海平线上出现了一艘艘庞大的船影,缓缓驶来。
瞬间,海面上出现了三艘货船,满载风帆,迎着风势驶来。
远远望去,船头上的水手们正在来回跑动,声音中透露出兴奋和期待。
这一刻,空气中似乎弥漫着海洋的味道和即将开启的交易的紧张气息。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