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朱平安便朝着大秦书院而去。
文院长召集学子们离去后,文院长轻声对面前的王上朱平安道:“陛下,我有个青年才俊想要向您推荐。
此人半个月前通过了极其严苛的考验,跃龙门,连闯七关且游刃有余。
然而,他却出人意料地主动放弃了。”
朱平安听到这个消息,面色微微一变,不禁露出好奇的笑容:“主动放弃?这倒是一件新鲜事。”
文院长肯定地回答道:“正是如此。”
此时,朱平安的眼中充满好奇与期待:“我想知道,这位特殊的人物现在身在何处?”
文院长笑着回答:“他就在此学堂之中,我正打算收他为徒,亲自指导。”
然而,文院长的话还未说完,沈墨轩便在一旁打趣道:“只怕文院长吃了闭门羹,人家已经拒绝了你的好意。”
此言一出,众人哄笑起来。
文院长脸色微变,瞪了沈墨轩一眼,让他不要多言。
随后,众人的笑声渐渐消散。
这时,一位年轻人走了过来。
他年纪大约二十五六岁的样子,相貌俊朗、面容清秀。
他白衣如雪,腰间佩戴着玉石。
一双明亮的眼睛直直地看向朱平安,眼神中充满好奇与期待。
似乎他对即将到来的命运充满了憧憬和好奇。
他的出现立刻引起了在场众人的注意。
朱平安的面色一怔。
。
“江南周氏,周瑜,参见陛下!”
周瑜恭恭敬敬地行礼,眼中满是崇敬之色。
他抬头,目光与朱平安相交,一片忠诚与敬仰。
同样是风华正茂的年纪,陛下已经征战四方,立下赫赫战功,如今更是登基为帝,声名远扬。
相较之下,周瑜却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无论是文才还是武略都未能有所建树。
不禁感到有些惭愧。
朱平安面带微笑地看着周瑜的反应,缓缓开口:“周瑜,字公瑾,出身于江南望族周家,父为周异。”
他的声音温和却充满力量,透露出对周瑜的了解。
周瑜听到朱平安如此详细地报出自己的家世,脸上顿时露出惊讶之色,他有些不解地问道:“陛下识得我?”
朱平安笑着点头,眼中透出一丝欣赏:“今日在此相遇,实乃有缘。”
他对周瑜的才华和背景显然极为看重。
文院长等人也看向周瑜的目光充满好奇和期待。
此时,整个氛围都显得庄重而紧张。
朱平安微微一笑,继续说道:“你们几位都是经过科举选拔的人才,虽然尚未通过殿试,但已是举人身份。
今日,朕欲亲自为你们进行一次特殊的考核。
若你们能通过,朕将让你们进入朝廷,提前一展所长。
若不能通过,则直接取消举人身份。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