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灾乐祸别这么明显嘛。
“话说,今年天热的时间比去年长多了啊,都十月份了还这么热。”
冯美芹抹了把汗,脸已经晒得发红了,“好不容易养点白,晒七天指定又黑成炭。”
清苓也抹了把汗,顺手摸摸自己的脸,可不是,大日头下晒七天,可不是闹着玩的。
看来,得加紧把滋肤美白的鲜花水粉捣鼓出来了。
不过说到天热,作物成熟得早,山腹里那片向日葵怕是也到收获季了。
栗子、核桃这些,表皮不是刺毛球就是坚硬壳,成熟后继续在枝头挂上一阵子也没关系,啥时有空啥时去打,打到西北风呼呼、叶子凋零都可以。
但葵花籽不一样,它属于裸长种子,一旦成熟饱满,最好趁天晴立马收回来。
经雨淋后,即便晒干了也容易转潮、发霉。
这么一想,清苓的心思不在晒谷场、而是往山上跑了。
可惜农忙头七天,必须天天到地头报到,真可谓是早出晚归。
她的活还好,偶尔偷个懒没人看到,只要不离开晒谷场就行。
像收割水稻、采摘棉花的生产小组,连中午饭都在田里吃。
要么是早上出门时带的,要么是让自家孩子跑回家做了送到地头的。
恨不得人有四双手,两双吃饭、两双还在干活。
当然,她们挣的工分也比清苓多,这毋庸置疑。
抢收如此紧迫,清苓实在说不出请假两字。
默默地干着自己的活,越是到后面越是沉默。
没别的原因,就是累的。
每天一回到家,随便扒拉几口饭,就摊在床上。
幸亏有师傅师娘,要不然连饭都不想吃。
吃口饭还要烧火、淘洗,谁有那力气啊。
如今回想,真佩服原主。
下地劳作、回来还得淘米做饭,哦,口粮不够,哪有干饭吃啊,都是稀饭垫的肚子。
这么一撑两三年,难怪身材那么纤瘦。
倒是现在,除了早晚,中午基本都是白米饭,偶尔还会煮一次相当耐饥的糯米饭,一下午都不会有饿。
这么吃下去,不长肉才怪。
清苓将师娘帮她捣碎的鲜花汁水涂脸上,四仰八叉地躺在床上,捏捏胳膊、摸摸肚子,带着笑容进入了梦乡。
七天忙完,大头终于熬过去了,稻谷、玉米、秋芝麻,入仓的入仓,晾晒的晾晒。
余下的像摘棉花、种冬小麦,就无需她们帮忙了。
卫生院和代销点都恢复了正常作息。
歇了两天,终于缓过了劲,在久违的休息天到来时,清苓和师傅说了一声,背着背篓,兴冲冲地上了山。
“芳芳姐!”
一大早被舒老太撵来小坡林砍柴的舒彩云,下来时迎面碰上清苓,眼珠子滴溜一转,丢下柴禾想要跟,“你上山啊?能不能带上俺?俺也想去山里头看看。”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