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和我记忆中的模样变化好大。”
灶房里不缺人手,阮老爷子也和江老头聊的兴起,江一留干脆带着阮阮和阮从昭出来逛逛,妞妞已经吃完那一小碗猪油渣了,闲不住地闹着要舅舅抱,现在喜滋滋的窝在江一留的怀里,跟着阮从昭做那硕大的电灯泡。
“这些年,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了,这村子,自然也不一样了。”
阮阮的记忆里,这青山村的村民多数住着的还是泥坯房,房子都不大,院子前的小院都是随意用篱笆拦起来的,有时候小孩在路边吵闹,撞坏了那篱笆围墙,也没人管它,就让它那样歪歪斜斜地张着。
现在一晃她也离开九年了,这九年里,村子的变化不说翻天覆地,可也是差别极大的,首先,这就体现在了村民的房子上。
自从78年土地联产承包开始后,家家户户,除了那些特别懒的,都有了干劲和奔头,尤其是在江一留高价收购蔬菜后,每家每户,除了种足口粮和要上交给国家的粮食,其他的空地都用来种植江一留所需的蔬菜和调料,每年都能攒下不少钱。
这村里人手里头有了钱,除了娶媳妇嫁闺女,第一件要做的就是修房子。
现在的青山村随处都能见到修整的整整齐齐的墙砖大瓦房,再不济的人家,也会把自家的泥坯房的外头砌一层青砖,看上去气派又大方。
之前在自家的自留地上种东西,还要顾及着家庭人口,算计着种,生怕不小心就割了资本主义的尾巴。
现在每家每户勤劳的妇女,把那一小块自留地打理地生机勃勃,不同的季节种着不同的蔬菜,家养的鸡鸭悠闲的在小院子里闲逛啄虫,只等着把自己养的肥肥的,送上主人的餐桌。
江家的黑白电视的热潮也算过去了,毕竟江家堂屋就那么大,满打满算也塞不下几十人,不少每天早早过去,却抢不到位置的人,被电视机勾的心痒痒,咬咬牙也给自家添置了一台。
现在整个青山村,足足有七户人家有电视了。
大伙儿的日子过得蒸蒸日上,未来有了奔头,连精神头都和阮阮走的时候不一样了。
别的村子的人都羡慕青山村出了一个江一留,能给村里头带来这么大的实惠,附近的几个村还想过把自己种的蔬菜送过来,可惜一个青山村的土地就足够江一留此时的需求了,在莫大栓的出面下婉拒,不过也承诺了附近的村民,一旦以后产量扩大,会优先考虑他们的蔬菜。
为了这件事,江老头走到哪都是被人奉承的,一开始对江一留做生意颇有微词的江老头现在一点反对的意见都没了。
他的孙子哪里是在搞资本主义啊,这简直就是造福百姓的大好事。
此刻妞妞的手上不知从哪变出了一根作成娃娃形状的棉花糖,江一留估计是自己不知道的时候阮阮塞给那小丫头的,毕竟这样的糖果,他还没在他们这地界看到过。
妞妞的小表情有些犹豫,看着漂亮的棉花糖一边流着口水,一边又不敢下口:“吃了娃娃会疼的。”
妞妞举着手里娃娃形状的棉花糖,江一留也觉得这糖果做的实在出色,连娃娃的五官都细致地用彩色的糖丝勾画了出来,怪不得妞妞不敢下嘴。
阮从昭看到小丫头纠结的小表情,五官都快皱在一起了,想起刚刚没逗成的事儿,嘴巴又忍不住开始犯起贱来。
“你要是不吃——”
“嗷呜——”
阮从昭刚想说你要是不肯吃可以给他吃,那个刚刚还在说着不忍心的小丫头就毫不客气的把娃娃的头一口咬了下来,嚼吧嚼吧,喜滋滋的眯起了眼。
可怕的小丫头,阮从昭默默地流汗,觉得这奶娃娃将来长大,绝对又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主儿。
三人带着一个小孩就沿着乡间的小路闲逛着,阮从昭这个豪门大少,此刻反倒像是一个乡巴佬,对什么都好奇,看到一株没有见过的野花野草就像江一留询问,在听说可以食用后,还跃跃欲试地想要摘一些回去尝尝味道,被江一留连忙阻止。
一株两株哪做的了菜啊,他要是真想吃,改天可以去山上多摘些,让他尝个够。
“弟弟——”
妞妞吃糖人的动作很细致,先是吃脑袋,再吃娃娃的两条胳膊,现在正准备吃娃娃的小身子呢,就看到路边有一个比她还小的小娃娃正瞪大眼睛盯着她,或许说是盯着她手里的小糖人。
江一留顺着妞妞指着的视线看过去,一个约两三岁的孩子就孤零零地站在田埂边上,没有一个大人看着不说,连个大一点的孩子也没见着。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